“你涉足风险投资了吗?”“你被风险投资射中了吗?”

    这对孪生疑问,在2007年的中国产业经济上空,像热舞的精灵般,落到哪里,哪里霎时沸腾。

    如果你是新经济的拥趸者,对风险投资一定不会陌生。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如同“鸡生蛋”和“蛋生鸡”,已无从考证先后。

    如果你立足传统产业,对风险投资一定满怀憧憬。因为近年来它的频频光顾,令这块积重难返的土壤,重现财富阶梯。

    中国服装的“风投”化群像

    2007年5月26日,第十届北京科博会金融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峰会上,派克兰帝集团董事长罗建凡成为当之无愧的“风头人物”。

    有媒体描述:他看上去和其他老板没什么两样,穿过一群衣着光鲜、语速飞快的中外投资者,他走上领奖台,接过了“中国最具PE投资价值的高成长企业”奖杯。台下人经验地认为,这无非又是一家以“炒卖”概念为生的IT企业。可这回,他们错了!

    故弄玄虚的文字背后,透露出一个强烈的信号:靠自有资金崛起的中国服装企业群体,随着资本介入方式的转变,正面临一场新创富观的冲击。“他们看过千百种企业,熟稔企业共性。重要的是,你一定得总结出一套可以说服他们的商业模式。”罗建凡发现,投资家和企业家在看待企业的角度上绝然不同,“做企业就像搬路障,都是解决应急的问题;而投资家更关心的是你要到哪里去?要走哪条路?”

    据了解,除了2004年在香港上市的李宁,和刚刚上市的著名鞋类品牌百丽,近年来与资本市场完好对接的中国民营服装企业寥寥无几。“大多数企业甚至连设想的勇气都没有,更奢谈通过改革商业路径,成为风险投资的猎物。”一位资深战略顾问对风险投资在服装业内的前景谨慎乐观。

    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总裁阎焱说:“机遇在哪里?历史上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是在那些有突破性的技术以及对传统产业具有颠覆性技术应用的领域。例如,商业模式是否具有扩张性?是否利用不同国家的成本价值和不同产品的服务?两个传统领域在交汇处是否碰撞出一个新的模式?”

    以此衡量,那些被风险投资“下注”的中国服装企业,皆可对号入座:

    PPG服饰通过网络平台和呼叫中心进行直销,全天候提供专业服务,并通过完善的配送系统投递产品。销售业绩的激增,不仅使TDF、JAFCOAsia两家风险投资公司在2006年对其第一次投资后进行二次追加,更吸引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首次对其大额投资。

    ITAT集团在中国内地创建国际品牌服装会员店,拥有世界各地100多个国际服装品牌商标,以大众化的价格和会员制的营销模式,吸引蓝山中国资本5000万美元,以支持其会员店网络快速扩张,寻求最佳资本扩容,并在适当时候实现上市目标。

    设计师罗峥前脚捧回“金顶奖”,她和品牌“欧柏兰奴”的时尚价值与资本价值即被美国KEATING基金公司相中。注资后,双方共同成立了深圳东方逸尚服饰有限公司,同时资助她在美国举行品牌发布,成为国际风险投资首度倾情的中国服装设计师。

    因对羽绒、羽毛可抱合性技术难题的重大突破,获得600万元风险投资的广州中羽基业羽绒纺织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立文感触尤深:“传统产业注入高新技术后,将具备如虎添翼的财富潜质。”